動員力 更甚財力

YouTube創辦人賀利(Chad Hurley)與陳士駿,這兩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,因為掌握機會,也因為興趣,更因為努力,在短短一年多內,成為家喻戶曉的創業家。
他們的經歷,或許會被解讀為「幸運創業家的故事」,但隱藏在好運背後的,其實是一個闊別已久的機會———Web 2.0的到來!

在網路泡沫破滅後,許多創業家與投資業者都對網路望之怯步,但是,經過幾年的潛沉後,網路業浴火重生,網路事業找到了新出路。

在寬頻等基礎建設快速發展的配合之下,網站及多媒體技術的創新源源不絕,加上使用者行為的改變,這些都促成了Web的商業模式,能夠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實現。

2004年,Tim O’Reilly率先以「Web 2.0」這個新名詞來稱呼這種現象。以矽谷為中心掀起一波全球性的「Web 2.0」網路創業熱潮,大量創投資金紛紛流入矽谷與中國大陸。

事實上,Web 2.0浪潮,是在經歷「資訊環境成熟」以及「網路使用者行為改變」幾年來的推波助瀾下,慢慢成形的。

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,正好給網路業者沈潛與重新思考的機會,就在業者靜待時機下,Web 2.0春天翩然到來。

以主要功能區分,Web 2.0網站可分五大類:

混搭服務(Mashup)———Mashup這個字,會讓人聯想到時尚穿著的「混搭風潮」,運用創意把多種物件搭配在一起,創造別具一格的創新產物。這個觀念引用到Web2.0,就是把幾個優秀網站的功能整合到自己的網站,提供使用者全新、更高的網站附加價值、具有創新功能的服務。

此類網站一開始並沒有提供任何內容或服務,內容、功能全部來自於其他網站。

美國的HousingMap.com,結合Google的地圖、Craigslist的公寓出租與住宅購買資料,創造出一種創新的互動式房屋搜索引擎,建立了龐大的商機,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

網路軟體(Webware)———網站提供自製軟體下載,讓使用者利用下載的軟體享受一些新的服務。

此類服務包羅萬象,例如中國大陸著名的電子雜誌網站Zcom智通網,開放網友下載網上軟體,即可享受網站所提供的電子雜誌、最新資訊等服務。

共享平台(Social media)———由使用者把內容上傳到網站,形成該網站的內容,上傳的內容基本上是文字、圖片等類型的檔案,不包括影音檔案。

部落格或是標榜電玩、寵物、生活等主題而產生內容與互動的網站,或是依照主題劃分廣告刊登內容的分類廣告網站,讓有需求的人迅速找到所需資訊,都屬於共享平台。

Social network Service(社群服務)——網站提供一個虛擬空間,讓關心相同主題的使用者群聚在一起,彼此互動、維繫情感,並交換資訊,愛情公寓、迷你窩之類的交友網站便是典型的例子。

此外,在Web 2.0風潮下,即使是性質較單純的電子商務網站,也開始導入社群功能,以強化會員基礎。例如eBay不斷加強討論區與回饋系統機制,期望以這些Web 2.0的概念功能形成具有社群感的拍賣平台。

Podcast(播客服務)——Podcast由iPod與Broadcast兩字組合而成,可視為MP3播放器與廣播機能的結合,可以透過RSS訂閱功能,讓聽眾即時地下載電台或網站上最新的MP3檔案,利用MP3即可收聽,廣播公司不須斥鉅資投資設備,製作容易、成本低廉。

Podcast與前述Social Media提供的服務類似,但主要針對的是影音檔案的傳輸內容與分享,YouTube即為此類網站服務的的佼佼者。

以「Web 2.0」為關鍵字,在Google上搜尋,會出現6.4億多個搜尋結果,顯示這個概念正在全球發燒,相關的網站也逐漸嶄露頭角。Web 2.0的營運模式不斷修正,甚至持續創新;但無論是何種類型的營運模式,都要聚焦於「社群」這個關鍵。

新一代網路與過去的產業發展模式不同,無法完全依循過去的經驗與市場法則。在Web 2.0時代,決勝關鍵在於凝聚使用者的動員力,而非雄厚資金的「財力」。唯有以源源不絕的創意吸引使用者持續投入,加速「開放」與「分享」精神的擴散,才能迅速發展。

Web 2.0的概念,或許可以讓有志投入此行列的人,擁有改變世界的權力,讓小蝦米也能對抗大白鯊!

(本文摘自經濟部出版《Web 2.0》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嘗試卸載資料庫時,發生資料庫正在使用的而無法卸載的可能解決方案

PMP常用的英文單字